星期六, 11月 26, 2005

WiFi 是 Skype的救星?(下)


Skype在研發專用的WiFi機的同時,也不忘先把未來的通路跟使用環境先搞定。例如,由於有些公眾無線區域網路(Public WiFi)經營者的Hotspot設定,會限制無線上網設備的TCP的連線數目,使得P2PSkype無用武之地,於是Skype搞了一個『Skype Friendly』的WiFi Program,希望有愈來愈多的Hotspot環境適合Skype 使用。

此外從2005年開始, Skype更進一步積極與世界各地包含WiFi Operators/ Aggregators的在內的WiFi服務供應商 (WiFi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WISP)合作:

(1)Broadreach Networks 3月合作,讓使用者可以免費透過遍布全英350HotSpots使用Skype

(2)7月分別與BoingoThe Cloud兩家WISP合作推出 Skype Zones的服務,讓使用者以遠低於一般Public WiFi上網費率的價錢,透過這兩家WISP直接擁有或其合作伙伴營運的HotSpots,使用WiFi+Skype講網路電話。Boingo可以掌握的HotSpots在全球各地超過20,000個,The Cloud在英國、瑞典及德國等地擁有約6,000個。

(3)分別在5月及10月宣布與FiberlinkGoRemote合作,搭配這兩家公司的安全上網軟體及服務,提供企業客戶中的行動工作者網路電話服務。

這些合作案初步來看,是挺有機會達到『魚幫水,水幫魚』的雙贏局面:對WISP來說,不外乎都是希望藉由Skype帶動 VoIP over WiFi這種Killer Application的風潮,進而增加Public WiFi的使用;至於對Skype來說,從這些合作關係,不見得有直接而實質的財務利益,但卻可以增加Skype的擴散層面與速度。

不過,Skype的佈局不止於此,因為上述這些合作者及其延伸出去的經銷通路,未來將會是WiFi Phone 這類Skype 專屬手持裝置的行銷及販售通路。因此WSP、販售WiFi上網點數卡及手持裝置的通路與Skype WiFi Phone製造商,若對比於行動電話服務營運商、代辦門號及手機販售通路商與手機製造業者這三者,似乎類似的共生體系(Ecosystem)正在形成中。

在上述這個Ecosystem中,與行動電話服務的體系相較, SkypeMobile Operator所扮演的角色並不全然相同,這是因為Decoupling-語音服務(Skype)與實體網路(WiFi Network)的維運是分開的-,Skype 反而有點像既不擁有頻譜也不維運行動電話實體網路的MVNO(Moblie Virtual Network Opeartor);若Skype繼續成長下去,成為VoIP de facto standard 之一,這時Skype所扮演卻像是GSM/CDMA2000/WCDMA這類語音通訊標準的角色。

其實,就算在Public WiFi不普及的地區,由於一般的WiFi AP的價錢已經降到零售每個約30~50美元,Skype WiFi Phone還是有其利基市場:

(1) 有許多企業都已架設Private WiFi Network,若再加上Skype WiFi Phone,很容易即可規劃出公司自己的無線語音通訊網,用以取代walkie-talkie或減少公司內部通訊的行動電話費用。

(2) 家庭寬頻普及率高的地區,很多家用戶都已有申用Flat Rate的寬頻上網,若再裝設一個無線AP,使用者在住家就可以拿著Skype WiFi Phone連上Internet,當成行動電話講,尤其像台灣這種行動電話打網外(包括市話)費率居高不下(一般時段可達每分鐘台幣9塊錢)的地區,SkypeOut打行動每分鐘一律台幣3塊多的相對低價,打市話更是每分鐘不到台幣0.7元,對在家裡也習慣拿著手機講電話的高話務使用者,極具吸引力。

智邦117日所發表明年一月要正式量產的Skype WiFi Phone為例,其售價為150美元,未來更會壓到100美元左右,這種價位若再加上有座充功能的口袋型無線AP,讓使用者就算出門到一個只提供有線上網的地方(如旅館),把這個無線AP連上有線的網路,還是可以無線的方式使用Skype。這樣的搭配針對上述的利基市場,透過一般的3C通路直接賣給消費者,將是Skype WiFi Phone除了與WISP相關業者合作搭售外的另一個切入點。

沒有留言: